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618高端电视“生死决”: RGB-MiniLED成画质新王, OLED难阻颓势

发布日期:2025-05-30 07:37:19 浏览:37375

2025年全球电视市场进入加速洗牌的新局面。多项市场分析报告显示,OLED电视正在面临被Mini LED电视“挤压”的尴尬境地。权威市场调查机构Omdia指出,在欧洲市场,OLED技术依然占据高端电视的主导地位,拥有相当可观的溢价能力。即便如此,面对强势崛起的Mini LED电视,OLED电视还是难逃被“超越和挤压”的命运。

Omdia电视研究首席分析师Matthew Rubin指出,相比美国市场对大尺寸的追求,欧洲消费者更注重画质表现,这恰好契合OLED在画质上的优势。此外,OLED技术经过多年市场培育,已经在欧洲消费者心中建立了“高端=OLED”的认知壁垒,这种品牌资产短期内难以被撼动。

但是,OLED在欧洲的堡垒并非固若金汤。2024年第四季度,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达到300万台,首次超越OLED的200万台,这一转折点标志着显示技术竞争进入新阶段。该分析文章还强调,中国品牌正在通过Mini LED技术实施"弯道超车"战略。海信、TCL等品牌几乎不涉足OLED领域,而是集中火力发展Mini LED产品线,特别是海信发布的全球首款RGB-Mini LED电视UX,在亮度、对比度和色彩表现上已经超越OLED水平。这些品牌凭借成本优势和中国本土市场的规模效应,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。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RGB-Mini LED电视在技术性能、成本结构和市场适应性上都要优于OLED。首先是其在技术上首次破解了困扰行业已久的“光色同控”难题,无需再依赖“单一光源、二次转换”的传统显色模式,而是能够精控三基色LED直接在屏幕上实现三色显示,达到90% BT.2020色域覆盖,各项色彩指标都超越上一代“画质天花板”QD-OLED电视。

成本方面,Mini LED阵营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,使得制造成本显著优于OLED。全新的海信RGB-Mini LED电视UX更是基于自研信芯AI画质芯片H7和高性能RGB-Mini LED芯片的优秀表现,实现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产品稳定性,从而以更具竞争力的万元级价格直接冲击OLED电视长期把持的高端市场。此外,RGB-Mini LED不存在OLED的烧屏风险,使用寿命更长,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选购顾虑。

(OLED电视)

市场适应性上,从基础的Mini LED到高端的RGB-Mini LED,不仅可以提供55英寸到116英寸的庞大产品规格,还能在画质表现和成本上保持绝对优势。相比之下,OLED在大尺寸化进程中一直面临良品率挑战和成本飙升问题,因此在价格区间和消费场景上的灵活度远不及Mini LED。

而在国内市场,Mini LED阵营对OLED的压制更加明显。奥维云网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五一黄金周(4.21-5.4)电视市场销量达101万台,同比增长3.9%;销售额49亿元,同比增长9.3%。

其中,Mini LED以压倒性优势领跑,线上渠道销量占比突破30%大关,线下占比27.2%,同比均实现翻倍增长。这印证了Mini LED在画质与性价比上的平衡优势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OLED电视份额持续萎缩,线上线下均不足0.5%,折射出其在成本控制与市场推广中的困境。

行业人士分析认为,往年618大促,以QD-OLED电视为主的OLED产品虽然售价昂贵,但尚可凭借画质优势来吸引高端消费人群。今年面对画质表现更加出色的RGB-Mini LED电视,这种传统优势不再,OLED电视的国内市场份额恐难有起色。

从长远态势来看,OLED在2025年初期遇到的不利形势或许只是一个开端。海信、TCL、创维、索尼等主流品牌计划在2025年推出更多中端价位Mini LED电视产品,在高端领域,随着海信RGB-Mini LED电视UX的率先推出,其他全球电视巨头也在积极跟进RGB-Mini LED技术研发。在中端和高端产品的合力“挤压”下, 大屏OLED难阻颓势,在全球市场的位置势必被Mini LED所取代。